1 結構及定(ding)義
熱(re)電偶補(bu)償(chang)導線簡稱(cheng)補償導線,通常由(you)合金線、絕緣層、護(hu)套和補償導線的(de)屏蔽層組(zu)成。將熱電偶(ou)與測量裝置連接到一定的溫(wen)度範(fan)圍),以補償與熱電偶連接處溫度變(bian)化引起的誤差。
補償線在熱電偶和測量裝置(zhi)之間(jian)有兩個優(you)點:1。采用多芯或小直徑(jing)補償線,可提(ti)高熱電偶溫度測量線的物(wu)理(li)機(ji)械性能,提高線路(lu)靈(ling)活性,接線方便,調(diao)節(jie)線路電阻或屏(ping)蔽(bi)外部幹擾;2。當(dang)熱電偶遠離測量裝置時,使(shi)用補償線可以節省大量的熱電偶材料,特(te)別是當使用貴金屬熱電偶時。
2 術語和符號
2.1 延伸補償導線
延(yan)伸補償線,又(you)稱延伸線,其合金(jin)線的名(ming)稱化學成分與熱電勢標稱值相同。如(ru)果(guo)將字(zi)母X附著在熱電偶的分度號上(shang),KX表(biao)示K型(xing)熱電偶采用(yong)延長(zhang)補償導線。
2.2 補償導線
補償補償,又稱補償導線,其合(he)金線的名義化學成分與熱電偶不(bu)同,但其熱電勢值為0-100℃或(huo)0-200℃與配備(bei)熱電偶的熱電勢標(biao)稱值相(xiang)同,用字母C附(fu)著在熱電偶的分度號(hao)上,如KC。不同的合金絲可用於(yu)同一(yi)分度(du)號的熱電偶,並用附加字母區(qu)分,如KCA”、“KCB目前使用不多。
2.3 允差
熱電偶補償導線的允差(cha)是(shi)測量係統(tong)中引用補償導線引起(qi)的較大偏差。該值用微伏表示,允(yun)差分為精(jing)度級(ji)和普(pu)通級。
2.4 符(fu)號
S——表示熱電特性為精密(mi)補償導線。普通(tong)補償導線不標記字母(mu);
G——一般使用補償導線;
H——表示耐熱補償導線;
R——表示線芯為多股補償線。線芯為單股補償線,不標注字母;
P——表示有屏蔽層的補償導(dao)線;
V——絕(jue)緣層或護套由聚(ju)氯乙烯製成(cheng)(PVC);
F——絕緣層(ceng)為聚四氟乙烯材料(liao),
B——護套由無堿玻璃絲(si)製成。
3 補償導線分類
3.1 品種(zhong)
3.2 規格
表2中(zhong)列出了(le)線芯類(lei)型、線芯股數、線芯標稱截麵(mian)、合金線直徑。
3.3 允差等級,使用條件分類
根據(ju)熱電特性,補償導線可(ke)分為精級和普通級;根據使用溫度範圍,分為一般(ban)和(he)耐熱性。
3.4 結構(gou)形式
3.4.絕緣(yuan)層、護套、屏蔽層
一般來說,聚氯乙烯是以聚氯乙烯(xi)為主要(yao)材料的絕緣層和護套;聚四氟乙烯為主要材料,以(yi)聚四氟(fu)乙烯或無堿玻璃絲為主要材料(矽膠(jiao)漆或聚四氟乙(yi)烯分散燒結表麵)。
屏蔽層用鍍錫銅(tong)絲或鍍鋅鋼絲紡(fang)織,或用複合鋁(銅(tong))包裹。
3.5 代號
補償導線產品代(dai)碼、使用溫度範圍、絕緣層和護套的主要材料列在表3中。
4 技術要求
4.1 絕緣層、護套和屏蔽層
4.1.補償線芯絕緣層厚度、護套厚度和較(jiao)大外徑應符合表4。
4.1.2絕緣層
一般來說,補償導線的絕緣層表麵應平整,顏色均勻,無機械損傷;絕緣層厚度允差為表麵厚度的負10%,較薄(bao)厚度不得小於標稱值的90%.1mm;絕緣層應(ying)交換(huan)50層Hz,電壓為4000V火花試驗(yan)不擊穿,試(shi)驗機的運行速度應保證(zheng)絕緣層各點(dian)的電壓不小(xiao)於0.1s。
耐熱補償導線絕緣層厚度的允差為標稱值厚(hou)度的負20%,較薄厚度不小於標稱值(zhi)的90%.1mm,絕緣芯的外徑允許局部放大,但粗外徑不得超(chao)過較大(da)外徑值。
4.1.3護套
使用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作(zuo)為護套時(shi),護套應緊(jin)緊包(bao)裹在線芯(xin)的絕緣層上,絕緣層不粘附在護套上,表麵應光滑(hua)均勻(yun)。
護套厚度的允許偏差為標稱值厚度的負(fu)20%,較薄厚度不得小於標稱值的80%。玻璃纖(xian)維護套(tao)的編織密度不得小於90%。
4.1.4屏蔽層
編(bian)織密度不小於80%,斷(duan)頭(tou)連接後修剪(jian)整齊(qi);複合鋁(銅)帶應靠近絕緣層,不易鬆動;屏蔽層厚度不得大於0.8mm。
4.二 絕緣電阻
周圍空氣溫度為15-35℃,當相對濕(shi)度不大於80%時,補償線芯與屏蔽層之間的絕緣電阻不小於每10米5MΩ。
4.3 物理機械性能
保(bao)溫層和護套的物理性能和老化性能應符合表5的要求。
4.耐熱性
耐熱補償導線應承受2200±5℃耐熱4小時後,樣品應立即彎曲在直徑5倍的圓(yuan)柱體上180度,表麵無裂紋,補償芯與屏蔽層之(zhi)間的絕緣電阻不小於每米25度MΩ。
4.5 防(fang)潮(chao)性能(neng)
耐熱補償導線應承受40個環(huan)境(jing)溫度±2℃,相對濕度95±經過24小時的防潮性能試驗,線芯與(yu)屏蔽層之間的絕緣電阻不小於每米25 MΩ。
4.6 低溫卷(juan)繞(rao)性(xing)能
一般補償導線-20℃低溫卷繞試驗結束後,試棒上卷繞樣品的絕緣層應無裂紋
聲明:本文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是信息發布平台,搜狐隻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掃一掃(sao)加(jia)好友
微信公眾號
地址:天津市北辰區雙江道22號
聯係(xi)人(ren):任先生(sheng)
郵(you)箱(xiang):HSTLQ@sok3126.com